北京:送餐上门、自选搭配,体育馆路街道家门口老年助餐点暖胃更暖心
作者:   来源: 北京东城  2021-09-01


  为了解决高龄、独居、空巢等老年人“就餐难”问题,体育馆路街道市民活动中心把老年助餐点的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抓手,持续发力,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身边、办进群众心坎,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家门口新增助餐点送餐,上门服务辖区老人

  826日中午不到11点半,四块玉养老服务驿站内已经陆续有老人前来取饭。根据菜单,这天的热菜是焦溜丸子、酱香鸡腿、地三鲜、香菇油菜,主食是米饭和发面饼,还有南瓜和粥。“有荤有素,营养均衡,味道更是一级棒。”一位老人对这里的饭菜赞不绝口。

  开业近3个月,辖区内的助餐点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的老人的“老年食堂”。负责人谢书娟介绍,三家老年服务驿站辐射周边8个社区,每个月接待量达二三百人次。25元餐标的老年餐,有多样菜色自选搭配,既有堂食,又有送餐服务,深受周边社区老人欢迎。“社区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体育馆路街道不断探索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加快养老助餐点全覆盖,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主任黄涛说。

  87岁的独居老人刘天增就是驿站的送餐客户。老人住在平房区里面,离驿站大约有一站地。得知老人腿脚不方便,驿站工作人员便贴心地每天送餐上门,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热乎饭。“自从老伴走了,我自己做饭也做不了,八九年了一直在外面吃,驿站把我们老年人当孩子一样照顾,我挺满意。”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养老驿站解决了她的大问题。除此之外,驿站每周还推出主食、酱货等外卖,供老年人采购。

 

  健全养老助餐服务网络,解决老人吃饭难题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相当普遍,备受社会关注。作为居家养老的重点任务,如何补足服务短板,解决社区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民政部门急需破解的难题。

  在建立养老助餐点位的同时,体育馆路街道还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市民活动中心指导驿站积极采取线上线下及与社区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线上除通过微信公号推广外,还将助餐通知发送到驿站的“居民养老服务群”,群内人员约300人,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地区养老驿站设立助餐点的消息很快就得到有效的宣传。线下,三家养老驿站开设老年助餐点的通知张贴在小区楼门口等显眼位置,老人可直接拨打电话订餐。驿站还与社区为老服务工作结合,若老人有助餐需求联系社区,社区就近推荐驿站,方便老人电话订餐。

  据了解,体育馆路街道将进一步与老年驿站研究老年营养餐供给配送问题,探索搭建老年特殊营养餐中央厨房,解决老年人失能导致的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足等问题。同时,体育馆路街道也在统筹谋划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和养老助餐点布局,进一步健全完善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养老助餐服务网络。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