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足不出户农村“空巢老人”享受高品质养老服务
作者:   来源: 央视网  2021-04-2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机构养老资源不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已成为关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大问题。

  411日,山东聊城首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大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如康家园在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营,标志着聊城养老模式再添新选择,让老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线上+线下”打造服务综合体

  走进大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40平方米的中心内,休闲娱乐室、康养修复室、身心理疗室、健身食宿室等场所一应俱全,全新的原木色家具配上淡紫色的窗帘和床单,使整个中心显得分外干净且温馨。

  “为什么我们称为综合体?因为我们是‘线上+线下’多项服务高度融合的综合性托养中心。”中心主管张红鹤介绍,该中心根据老年人的自理程度和个人意愿,提供“线上”和“线下”两种服务模式。线上服务即请进来,让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走进照料中心,提供全天候24小时开放,想哪个时间点来就哪个时间点来,饮食、午休、康复、娱乐一站式服务全提供。线下服务即走出去,对愿意在家养老的老人,尤其是农村留守“空巢老人”,我们拉伸、延长服务链条,推行居家上门服务,提供营养配餐、家政维修、按摩理疗等项目,让居家老人享受高品质的上门服务。

  

  “扶老+助残”推行服务双融合

  “除了在全市开创‘线上+线下’新模式外,实现‘民政养老+残疾人保障’服务双融合也是我们中心的一大亮点。”张红鹤介绍,“残疾人与老年人在服务属性上相近,二者互不矛盾,相得益彰,既有利于内容互补,也有利于资源集约。为此,我们中心在建设之初就将二者捆在一起建、绑在一起做,实现了资源高度利用。”除了残疾人外,中心还承接了监护服务分散特困人员的任务,根据签订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协议》,为他们提供高品质服务。同时探索研究对辖区内伤残退役军人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

  “在内容设置上,我们从始至终坚持高标准设计,人性化打造,根据‘木桶原理’以残疾人服务需求为先。室内全部配建无障碍设施,室外专门加挂了残疾人专用电梯。在资源利用上,我们对社区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充分考量,合理利用。”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徐菁介绍,为提高残疾人的服务品质,中心对重度残疾人士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最大化为社区残疾人提供便利。

  

  “舍得+用心”开启服务新体验

  “环境干净卫生,饭做的很合口,工作人员的服务也很细心周到,我非常满意!”411日当天,现年67岁的大胡小区居民胡淑娥就迫不及待前来体验,“期待很久了!以后吃不愁、病不忧,还能看书、写字、做按摩,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高品质养老服务,我们社区老年人真是有福气!”

  高品质的体验源于舍得投入和用心打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阵地,受到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一次性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并借鉴了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地区的设计运营理念,对中心进行全方位高端设计。目的只有一个,努力为聊城市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幸福、健康生活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奋力开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保障部部长葛庆安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