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甩手掌柜”甩出“幸福大院”——古林街道探索社区养老新途径
作者:   来源: 津滨网  2020-12-28


  最近,在古林街道港电西区社区,“一起去幸福大院”成为这里居民们的口头禅。原来,该社区“幸福大院”的落成不仅为老人提供了全新的居家养老方式,还激发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在邻里互助中,大伙儿将“幸福大院”打造成了志愿服务队伍孵化基地,也成为了社区老人幸福的发源地。

 

  负责人甩手当掌柜,老人做主建“大院”

  90后的王肖惋是康乐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是建造“幸福大院”的提议者。她告诉记者,“幸福大院”独辟蹊径,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居家养老模式——就餐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互助模式,让老人们自给自足。

  70多岁的孤寡老人刘大爷是“幸福大院”的常客,自打“幸福大院”开门的那天起,他就来“报到”了。看到院里有一大片空地,刘大爷向王肖惋建议把空地开垦出来种菜,一来能美化环境,二来也能服务食堂,为“幸福大院”节省开支。王肖惋笑着听刘大爷讲完,没说同意,更没说让谁种、种什么,而是鼓励他召集所有老人开会讨论,开不开地、开了地种什么由老人们商量决定。刘大爷把老人们喊到一起开会,老人们抢着发言,一致同意开垦荒地,并决定种应季蔬菜。不仅如此,会上还选出了负责菜地的几位老人,大伙儿都争先报名要做“幸福大院”菜地的志愿者。

  王肖惋“放权”,老人们规划出一片菜地,刘大爷成了“幸福大院”菜地的总负责人,带着大伙儿开地、种菜,供应食堂的部分“吃喝”。这样一干,刘大爷似乎琢磨出王肖惋“撒手不管”的用意了。

  

  老人互助养老:老人自行铺就养老路,幸福越来越有温度

  和不少老人一样,每天的午饭刘大爷都选择在“幸福大院”里吃。但在他的身边还有很多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他们无法来“幸福大院”吃饭,刘大爷心里便琢磨着是否可以成立一支送餐队伍,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困难老人家中。刘大爷又去求助王肖惋。这一次,王肖惋没有“甩手”。她帮着刘大爷召集志愿者、申请送餐车、购买保温盒,并制定出“爱心送餐”准则……看着出门不便的老人每天都能准时吃上热乎乎的免费午餐,刘大爷别提多开心了。

  刘大爷和老人们也渐渐知道,王肖惋的“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鼓励老人们自己做主,互助养老,大伙儿携手共同编织老年生活的幸福之路。

  此后,在王肖惋和老人们的努力下,“幸福大院”组建了多支志愿服务团队,比如“自益型”的有舞蹈队、模特队,“利他型”的有送餐队伍,还有垃圾分类宣传服务团队,定期组织老人维护社区卫生。当居家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帮助时,各团队志愿者则轮流上门提供关爱服务。有了这些志愿者团队,社区老人的生活越来越有温度。

  在“幸福大院”食堂内,记者看到,在灶台上忙活做饭的都是相对年轻的老人。大伙儿边忙活着手里的饭菜,边唠着嗑,好似家庭聚餐。“在这里做饭的都是退休的老人,纯义务帮忙,老人知道老人吃什么顺口。”王肖惋说。随后,她向记者递过一张纸,上面记载着来自居民和社会公益组织捐赠的钱、物,以及部分老人的志愿服务积分,而这也正是“幸福大院”食堂运转的秘密。“每位就餐者按个人意愿为食堂提供钱或物,或者在这里做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做饭的志愿者每日根据捐来的钱和物,搭配着做饭,力求适合老年人口味。”王肖惋介绍,他们鼓励活力老人去服务高龄老人,将来当他们老了的时候,现在积攒的服务时长就可以兑换他们将来的养老服务。这就是“幸福大院”推行的循环互助养老新模式,也是王肖惋敢于做“甩手掌柜”的坚强后盾。

 

  街道明里“甩手”暗里指路,让“幸福大院”可持续发展

  “幸福大院”可以独辟蹊径,完成众多商业日间照料中心都无法企及的任务,古林街道办事处主任窦克栋更是倍感欣慰。“幸福大院”所在的港电西区社区,位于津歧公路一侧,附近没有其他小区,小区外也没有成气候的商业、生活设施。无论是建老人家食堂还是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方很难收回成本,因此该项目基本无人问津。“‘康乐’的加入无疑为社区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居家养老模式,解了该社区的燃眉之急。”窦主任告诉记者,“街道会全力支持‘幸福大院’的建设,但以何种方式支持,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

  古林街道多次协调大港电厂,将社区内已停办多年的电厂幼儿园免费提供给“康乐”,用作“幸福大院”的场地。然而作为公益组织,“康乐”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幸福大院”的筹备工作。王肖惋向街道申请垫付资金,窦克栋这次却“甩”了手,“没有资金,你们要想办法自谋出路。”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幸福大院”的一草一木都在窦克栋心里。听说“幸福大院”里缺少书籍,他偷偷协调相关部门四处筹书;老人们娱乐做操没有音响设备,他又托人从街道淘换来配套的音响……大到会议室的投影仪、桌椅,小到食堂里的锅碗瓢盆,都是他暗地里四处联系“化缘”来的。看着“幸福大院”里的设施越办越齐全,王肖惋才明白,窦克栋明里“甩手”,但暗地里却一直在为“幸福大院”保驾护航。按照窦主任说的,她招募志愿者互帮互助,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让“幸福大院”稳定、可持续发展。

 

  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舞台,文明之花在古林街绽放

  生活上能够自给自足了,精神上也不能落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舞台,社区携手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群体等各类团体,将文娱演出、健康服务、法律讲座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引入“幸福大院”,不断打造接地气、有实效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幸福大院”老人的生活,引导大家走出“小家庭”,融入大家庭,同时也营造出人人参与、全社会爱老助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文艺志愿者李新荣是“幸福大院”精神文明活动的组织者。在社区号召下,她把音乐带到了“幸福大院”老人的身边。每天一早,李新荣准时来到这里,组织老年人唱歌、跳舞、做律动操。李新荣告诉记者,她曾去过不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参观过社会上的养老机构,但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幸福大院”这样,老人们不花一分钱,还能在这儿享受到丰富的服务内容。“我今年50多岁了,之前是幼儿园的老师,现在退休了,我愿意把我的文艺特长义务献给这里的老人们,当将来年纪更大的时候,我也愿意留在这里,做忙碌而幸福的老人。”李新荣说。

  未来,“幸福大院”还将成为社区的文化新阵地,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台阶,让文明之花在古林街道绽放。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