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老年公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2-28

  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和制度很不完善,养老体系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较少、服务不够多样、运营效益低、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虽然近几年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速,但相对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的需求来讲,仍显得严重不足。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各类养老机构38060个,拥有床位266.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0.9万人。但全国养老床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也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平均1000名老人仅拥有17张床位。

  我国60岁以上空巢老人数量及比例逐年增加,并出现了空巢期提前、失能问题凸显等特征,从而使得我国养老产业面临重重压力。我國首次“全國城鄉失能老年人狀況研究”顯示,2010年末全國城鄉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約有3300萬,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萬,佔在家庭居住老人口的6.4%。預計到2015年,我國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將達4000萬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將超過1200萬人。

  我国目前仅有的266。2万张床位,完全失能的老人还得4个人抢一张床。11个失能老人仅有一张床位,100名退休老人仅有1.7个床位。可见我们国家的养老机构资源十分匮乏,床位十分紧张。物以稀为贵,所以许多家庭老人住不起养老院也就不足为奇。

  最新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高达1.85亿,65岁老人已经达到1.3亿。目前我国空巢家庭及两代老人共同居住的类空巢家庭,约占老年家庭总数的50%左右、达9000万人,且空巢化趋势日益凸显,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的特点。

  独生子女的父母相继步入老年,是形成空巢现象的主要原因。而城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高龄人口数量增长,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长。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动,使空巢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使越来越多的两代人愿意分开居住。这些现象,均导致老年化、空巢化加剧。

  我国的养老规划与建设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空巢老人随着进一步老龄化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难,急需要身边有人照顾,而独生子女们忙于工作或不在身边,造成老人无人看管的现实,由于各家的经济实力不一,许多家庭没有能力雇佣保姆,所以老人的生活起居成为现实难题,而老年公寓一床难求、价位过高承受不起又限制了公寓养老的途径,老人只能居家自理。

  老人养老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快速来临,青年人的负担越来越重,独生子女家庭两个人赡养四位老人或者更多老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两家父母身体都不好的话,更是负担沉重,无法分身。再住院治疗,子女连班不上不成了,长久劳累,也可能把身体拖垮。这些摆在整个社会的现实问题,必须尽快考虑,如何应对?

  更严重的是农村的空巢老人,经济拮据,医疗落后,子女为生活而外出打工,老人们还要照顾孙子们的生活学习,一旦生病,既有医院远不方便看病的困难,又有经济不宽裕的现实,还有脱离不开的实际,往往硬扛着,结果小病扛成大病,大病扛成晚期,错过了治疗机会。没有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的基本保证。

  老龄化不单是一个国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现实问题,所以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但是国家的千年大计,也是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是国计民生的最现实最实际最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国家应该把老龄化问题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召开有关部委、专家研讨会,统一规划部署修建老年公寓的计划、资金、用地、投资、设施、设计、人才培训、人才安置等一系列配套问题。还要广泛动员引进民间资金,制定合理的民间资金引进政策,制定民间开办老年公寓的有关政策细节,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让普通老百姓住得起,又能住的满意,舒适,开心。

  国家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面对的迫切而难度较大的现实问题,应该提高其公益化的程度,前期应该给予财政补贴,降低入住资费标准,降低所有费用,让一般工薪阶层家庭能住得起,能负担得起。老人们生活无忧无虑,健康状况良好,子女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支援国家建设。解决了国家、家庭、个人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可以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