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学院课题组调查湖南养老:“一碗汤距离”两代居最合适
作者:   来源: 红网  2016-09-30

  怎样的养老模式是最符合湖南人实际的?带着这个问题,由长沙学院专家组成的养老研究课题组探访了市内的一些养老机构。今天,课题组成员长沙学院土木系青年教师唐量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多数老人并不愿意离开家,在社会服务协助下的居家养老是当前最适合的养老模式。
  养老课题组日前探访了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园等养老机构,与入住老人进行了深入沟通,询问老人的生活感受和对不同养老的看法以及自身对养老的安排,重点了解了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人日常生活、饮食医养、文娱活动等情况。
  课题组一致认为,受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大多数老人在心理上不愿意离开家到养老机构,认为养老院缺乏“家”的感觉,不符合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子女也难以承受将父母送到养老机构的心理和舆论压力,居家养老依然是中国人最赞成和最可能采取的养老方式。
  唐量说,2012年以来,她持续关注和研究老龄社会,先后开展《老龄化少子化社会湖南地区城市居住模式研究》和《老龄社会城市住宅更新宜居环境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她认为湖南乃至中国还在经济还欠发达的情况下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属于“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因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养老服务设施欠缺。
  湖南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了1164.4万,占常住人口总量的17.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建成敬老院2065所,五保之家1973所,城市公办养老机构119所,民办养老机构181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107所,居家养老服务点3443个,养老床位总数达到24.5万张,每百名老年人养老床位仅2.1张,机构养老缺口较大,绝大部分家庭仍需依靠居家养老。
  唐量认为,在老龄化进程与经济社会转型期交织的背景下,湖南省养老服务观念应发生转变,由政府包办,转型为政府主导、社会与市场深度参与。同时,从重机构养老转向重居家养老的变化,以便于实现养老服务的精准化。在“一碗汤距离”之内的“既分又合”的两代居或多代居住宅,既能满足城市家庭居住需求,保持父母与子女生活的相对独立性,又能满足父母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生活需要,是我国居家养老居住模式的主流方向。
  课题组此次还与企业达成合作,将在适老化技术、居家养老家庭几代人居住需求方案、适应湖南夏热冬冷地区绿色节能居住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颐养天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