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家国民生:人人享有养老服务不再遥远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养老服务。”

  民政部负责人表示,我国将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2015年末初步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2.15亿老年人将享受到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不出门就能享受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绝大多数老人习惯于在家中颐养天年。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老人在家中养老,既方便子女尽赡养义务,也有利于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家庭的小型化趋势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所以必须有社会化的服务提供支持。”

  窦玉沛说,民政部将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从事居家养老方面的服务,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养老服务热线、求助系统和救援系统,建立“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据介绍,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目前,部分城市已基本建立以保障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根据民政部近日公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将鼓励对有需求的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老年人洗澡、如厕、做饭、户内活动等方面提供便利。采取政府出资、社会捐赠、个人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探索研究制度性的措施,巩固家庭养老的地位。

  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进农村

  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目前,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中心17.5万个,城市便民、利民服务网点69.3万个,因地制宜地开展了面向老年人的入户服务、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服务,提升了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民政部门将加大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窦玉沛说。

  记者了解到,民政部今后将加强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建设。在确保老年人权益的前提下,鼓励通过委托、承包、转租的形式,支持社会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社会福利机构运营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城市社区服务信息载体,在社区普遍建立数字网络服务系统、养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等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居家养老提供可靠、便捷、完善的技术服务支持。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居民区内或者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区中闲置的医院、学校、企业等公共设施资源改造用于养老服务。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在社区养老层面,我国将在未来五年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城市社区达到基本覆盖,农村社区达到半数以上覆盖。

  机构养老:养老床位“十二五”期末将翻一番

  近年来,我国机构养老事业在快速发展。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8060个,床位266.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0.9万人。各地打破政府直办、直管的传统做法,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公寓、福利院等养老机构。

  但与此同时,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制约着机构养老事业的发展。

  窦玉沛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一批供养型、颐养型、护理型和临终关怀型的养老机构,按照目标,“十二五”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将达到30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包括残疾人、孤儿、老年人的床位总数只有300万张,如果达到千分之三十的目标,就是要在“十二五”期末翻一番。”

  他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力量。目前,国家已经制订了一系列包括规划用地、用水、用气、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也欢迎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