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是怎么养老的?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9-03-25

  "有些大型律师事务所用在职员工缴纳的养老金来支付退休员工的养老金,他们明明知道这样做将会造成可怕的后果,但还是这么做了——而且是很高兴地这么做了”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保基金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然而在2017年底爆出“八省养老金告急”的大新闻后,随着国内劳动人口的流动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分化,个人账户全面改为现收现付制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上周米寇重温《穷查理宝典》刚好看到引文这段,再联系到本周“养老金十五连涨”的大新闻,本周的更新就针对“养老”来胡扯几句。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现收现付制。
  简单来讲就是在职的一代赡养已退休的上一代,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者的退休金。思维敏锐的读者可能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如果后面缴费金额不足以覆盖当期应发放的退休金不是就出问题了吗?事实上是的,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养老金黑洞”都是政府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米寇也就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研究了一番美国的养老体系建设。
  根据米寇翻墙搭梯上谷歌查阅到的公开资料,美国的养老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社会保障福利(socialsecuritybenefit)2.退休金(pension)3.个人建立的401K与IRA账户。
  首先是社会保障福利,其实感觉和米寇现在每个月工资条上的养老金性质差不多。政府强制参与,个人将税前收入的一部分(2016年的数据是6.2%)上交给政府统筹支付。交满一定期限后退休时就可以开始领取退休福利。这一项和目前国内面临的问题也是类似的,入不敷出加寅吃卯粮,目测最终也是两种结局:1.推迟退休人员领取福利的时间2.减少福利金额。
  至于退休金,更加类似于企业福利的性质,企业出钱负担了一部分退休员工的养老。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了,退休金的支付一样会受到影响。
  以上两者对于民众来说并不需要本人亲自参与管理,退休后按时间领钱就行了。然而随着socialsecuritybenefit的入不敷出以及提供pension福利的公司越来越少,401K和IRA这两种养老计划对普通美国人显得更为重要并且也已经成为美国劳动者养老方案的重要支撑。
  401K是1978年美国创立的一种延后课税的退休金账户计划,因相关规定在国税法第401条K项条款中,故俗称401K,也是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原型。而IRA(IndividualRetirementAccount,个人退休账户)是除401K以外美国人管理退休金的常用账户类别,任何有收入的人都可以开立。
  综合来看,401K和IRA对于普通美国人的养老最大的特点在于一个字——税。
  首先,将税前收入存入401K与IRA账户能够降低应纳税额,如果存入足够多,还有可能降低税率等级。其次,由401K和IRA账户内资产获得的资本利得税和分红税可以免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延迟课税。存入401K和IRA账户的原始资金并不是不用交税了,而是推迟交税时间,一般是在取出时缴纳税款。这样就带来两个好处。一、相对缴税后存入,相同时间内积累的资本金更高,获得的投资收益也更多。二、一般人在退休后收入会变少,适用的税率也会降低,这样最终缴纳的税款也会更少。(然而,万事总有特例。就在米寇行文时,又发现了个RothIRA的概念,存入资金都是税后收入但取出时不用缴税。主要适用收入随年龄增长的行业如医生、律师等,涉及到税率等级的权衡,不过度展开)。
  401K和IRA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三点:一、401K通常是类似国内住房公积金的模式,员工个人收入放入一部分,企业匹配一定比例的钱也存入员工账户。当然也会设置企业补贴上限。而IRA的资金来源主要就是账户设立人自己的收入了。二、401K计划的投资组合一般由选定的管理人提供10-20种供持有人选择。而IRA账户的可投资范围大得多,一般的证券投资账户能投资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都可供选择。
  避税能够节流,然而在社会保障福利和退休金计划都不靠谱的情况下,为何401K和IRA计划能够发展到成为美国劳动者养老方案的首选并且被全世界模仿?米寇觉得与权益市场联动达成开源密不可分。据统计,401K计划所投入的资金三分之一通过投资基金或其他权益产品流入了美国股市。根据2014年401K计划最大的管理公司——富达投资集团(FidelityInvestmentGroup)发布的报告来看,由富达管理的401K账户平均年化投资收益为8.7%。为此,米寇特意去找了道琼斯指数1978年到2014年的指数变化,全取年中6月1号的数据。1978年为805.10点,2014年为17823.07点,年化增长率8.98%。如果算上实际的企业分红应该数据还会略高。可见如果在401K计划的投资组合中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资产跑赢通胀满足养老需求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同时,养老计划带来的资金一般都适用于长期投资增值,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市场“压舱石”的地位,401K计划的蓬勃发展与美股常牛达成了双赢局面。
  回过头来看看目前中国的养老制度能获得些什么启发。显然,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如果没有大的改革增加来源,大概率会陷入美国社会保障福利类似的窘状,想靠养老保险保证安享晚年估计不太现实。据米寇所知,现在国内有部分企业也实行了类似401K计划的企业年金制度。但是在米寇的挖掘下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根据人社部基金监管局发布的《2017年全国企业年金数据摘要》,2017年21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加权收益率仅为4.3%,而当年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达到了3.7%,年金投资超额收益相对国债并不明显。更重要的是,报告显示权益类产品表现优异,年度加权收益率达到12.4%,而固定收益类为4.12%。整个年度跑赢十年期国债的产品比例不超过50%但亏损比例仅为0.3%,显然企业年金组合的大头应该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总结一下就是稳健有余,进取不足,长此以往能不能跑赢通胀有待观察。
  当然,米寇能看得到的问题,政府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士肯定也能看得出来。18年3月人社部就特意发文扩大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社保资金入市目测也只是时间问题。
  养老作为国民社会保障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中美均面临着类似的考验。而美国已经用它两百年的发展历程描绘了它的答案,希望中国在“抄作业”的前提下也能发展出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达成“老有所养”的目标。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