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慈善事业的社会化机制
作者:   来源: 来源:南方日报  2016-06-21

  在推动慈善活动过程中,通过企业和群众的捐赠无疑是最直接的方式,但在社会治理框架模式下,目前里水正在探索通过“善治里水创益体系”,统合社会各个层面资源,透过体系的搭建助力慈善事业的社会化机制的推进。
  据悉,里水镇今年设立财政专项“创益基金”用于购买社会服务,通过里水社会服务研发及评估中心系统、深入的服务需求调研后,慈善会购买社会服务的社案已完成研发,已进入申报阶段。
  2015年里水镇启动“梦里水乡·和善家园”建设,成立“梦里水乡创益基金”推动公共服务项目落地到基层,首年由镇财政投入600万元。至此,里水镇形成了“创益基金(600万元)+群益基金(360万元)+慈善会基金(900万元)”的多元资金体系,总额达到1860万元。
  据了解,目前里水镇内接受多种形式的社会资金投入社会服务购买,其中里水群益会基金主要支持青少年成长发展服务、驻校社工服务、家庭综合服务等,里水慈善会基金主要投入于困难群众实施大病救助、困难学生助学、外来工应急救助、单亲特困母亲援助等方面服务。
  “如何通过后续的社会服务,来解决这些困难群体长期的需求才是标本兼治。”里水镇社工局相关负责人说,慈善帮扶的对象比较广泛,但是很多需要帮扶的对象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后续的更深层次的帮扶。
  他举例说,儿童大病救助基金主要是针对镇内患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或地中海贫血的儿童,因罹患大病造成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而导致生活困难时提供救助,但是这些个案背后需要解决的还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2016年3月份,里水社案研发与评估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将针对镇内的社会问题和服务需求,致力于社案的研发和评估工作。据悉,该中心委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的专家力量,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与服务出资方、职能部门、承办机构平等协商,力求达到服务需求本地化、问题解决专案化、社案内容专业化、镇内资源配置最优化。
  事实上,社案制是南海区首创的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政策、实现政府机构、研究机构、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四大主体协同共治、创新社会治理的机制。至今,南海社案制已在失独家庭服务、外来人口及其子女服务等亟须社会力量介入的领域催生出不少优异的解决方案。
  此外,目前里水也举行“公益种子培育计划”,该计划主要面向里水镇基层社区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公益服务项目创意,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进行评选,并根据一定原则和要求对获选实施相应项目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给予经费资助和能力建设支持,借此培育一批优秀公益性社会组织和资助优质公益服务项目,同时有效动员广大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深入参与公益服务,进一步推动里水公益慈善事业的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