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地产 > 动态
养老地产行业全景图:“需求升级+政策红利”双轮驱动,养老地产有望开启新时代
作者:   来源: 格隆汇  2019-09-27


  需求升级叠加政策驱动,养老地产迎发展新契机: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2018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1.9%,已超过联合国老龄化标准(10%7%)。随着养老需求总量增长,加之第一批中产阶级退休在即,有望推高中高端养老消费需求,养老产业潜在市场规模可观。根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预计,至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13万亿。面对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缺口较大(2017年末国内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9张,远低于国际标准50张)以及老年医护资源紧张等现状,2015年以来养老产业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加码,养老地产迎来发展新契机。

  国外多层次养老协同发展,完善服务体系是核心:从海外情况看,主要发达国家均建立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多层次协同发展养老产业体系。其中美国凭借发达金融体系,建立高度资本化多元养老体系,并依据不同需求开发出了覆盖各年龄层的老年产品服务体系(如活跃长者住宅、独立生活系列、辅助生活系列、专业护理系列、持续照料社区等)。对比之下,日本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介护保险制度)则极大地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日本养老服务企业普遍实行多元化战略(涵盖医疗、介护、保育、教育等),产品趋于精细化、多元化。从项目特点看,日本养老地产项目大多位于成熟居住区,且单体规模普遍较小,主要通过连锁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优势。

  国内养老地产仍处发展初期,商业模式尚未清晰:受传统“养儿防老”文化及老年人资产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老年人口养老模式仍以居家养老为主。然而“4-2-1”的家庭结构使家庭养老功能日渐衰弱,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发展有望提速。目前,我国养老地产仍处发展初期,养老床位仍以政府福利型为主。虽然2015年以来房企、险资等各路玩家纷纷试水养老地产,但是在土地成本较高以及资金回笼周期较长等因素制约下,“重销售轻服务”的现象较为普遍,绝大部分企业商业模式尚未清晰。

  我国养老产业启动在即,医养结合大势所趋:展望未来,在国内需求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启动在即。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未来养老产业市场持续细分,房企与养老资源方的合作将更加深入,有望双向合作共建、收购、参股、并购等,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其中医养结合发展将是大势所趋。运营模式方面,未来的养老地产项目将更加关注服务环节的轻资产运营,快速实现品牌和运营模式的输出,拓宽盈利渠道。

  投资建议:伴随国内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首批中产群体推动中高端养老消费以及养老支持政策的不断加码,养老地产行业发展空间值得期待。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具备养老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是养老地产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点所在。我们预计资金实力较强、运营服务水平较高且多种养老业务模式协同发展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