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居家为基础医养相结合 贵州初步建成养老服务体系
作者:   来源: 贵阳晚报  2018-01-02
  12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17年贵州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已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下一步的目标是把贵州打造成为“全国养老基地、世界关注的养老市场。”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省早在2003年就已迈入老龄化社会,10多年来我省老龄人口增长很快,特别是从“十二五”开始进入了老年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截至目前,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54.2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59%,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8.95%。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受家庭小型化和青壮年劳务输出的影响,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比例急剧增长,城乡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
广告
  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探索发挥贵州优势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路,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省建成并投入使用4200余个农村幸福院,覆盖全省所有乡镇,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娱乐等互助养老服务;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5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69个,基本实现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十二五”以来,我省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50亿元,全省投入运营的城乡养老机构有1036所,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机构占比达到20.37%;基本建成覆盖农村所有乡镇的供养机构网络,供养床位基本满足全省农村五保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需求。
  在医养结合方面,贵阳市、铜仁市、遵义市列入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全省92.5%的养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设了绿色通道,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达到396家,占总数的38.2%。6个市(州)、81个县(市、区)建立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制度,年发放津贴3亿元以上。全省大部分政府投资的旅游景点、公园等实现向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
  省民政厅厅长罗宁介绍,下一步,我省将围绕“把贵州打造成为全国养老基地、世界关注的养老市场”的目标,打造康养融合、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省级示范基地,建立“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与省情、社情、民情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群体日益长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关链接
  养老服务业三方面问题待改善             
  
  一是按照传统的“9073”养老格局(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重机构养老、轻居家社区养老现象普遍存在,大量政府和社会资源投向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投入和服务能力不足,老年人获得感不强。
  二是养老服务设施不齐、产品功能不全、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水平不高,以提供简单的食宿和照料等低端服务为主。
  三是扶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的投融资、用地、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民间资本投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制约社会力量深入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