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最宝贵的养老工具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2-28

  在养老工具中,社保只能提供基本保障,商业养老险不靠谱,“以房养老”属高值易耗品不具风险防范功能,股市养老风险大,黄金投资可传世但不适合养老。但是,人们又不得不需要依靠这些理财工具来保持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不会下降。然而,这些都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最宝贵工具。最宝贵的养老工具是什么?是劳动力。

  养老最缺失的就是劳动力

  谁都知道一个人到老年的时候,最缺失的就是劳动力,但也只有劳动力不受通胀的影响,一个人的收入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涨船高,尤其在未来人口红利渐失、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是养老躲不过的难题。

  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2011年,中国社会养老金缺口超过1.3万亿元;2012年,中国总劳动力达到顶峰之后,将快速下降;预计2016年,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

  根据专家的测算,2028年将是中国经济的重大转折点,那一年,65岁以上老人将增加1272万人,同时劳动人口数量将大约减少1080万人,相当于此前11年减少量的总和。到2030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达到25%左右。

  有关研究机构认为,老年抚养比大也是最残酷的事实,现在大概平均每9.1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一个老人。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4.38亿,80岁以上完全丧失劳动力的人口将达到一亿,每2.7个劳动人口对应一个老年人口。

  种种数据表明,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必将面临先天不足,又问题多多的老龄化现实,那么我们通过后天补救而形成的社会养老体系,是否足以可以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呢?很多人给出的直观答案都是不够,尤其是最宝贵的养老工具——劳动力最缺失。

  出卖自己劳动力是无奈选择

  当然,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不仅仅是中国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从人口老龄化发展轨迹来看,老年的时候借助劳动力的途径无非三种:自己、孩子和社会福利。

  “45岁太老了?55岁多余了?我们连65岁的人都雇呢。”这是德国一家工程公司的广告词。目前,丹麦、冰岛和挪威的退休年龄最高:男女都是67岁。英国人正在考虑将退休年龄从现在的男65岁、女60岁,逐步提高至2044年男女都68岁。

  早在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签署《社会保障法案》,规定从当年至2017年,美国退休年龄将由65岁逐步提高到67岁。日本更胜一筹,日本厚生劳动相川崎二郎说:“要让80%的70岁老年人参加工作。”日本的许多小餐馆中,端盘子的不是年轻人,而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延长退休时间,中国人还面临更高的挑战。国内的工作节奏和时间明显高于国外,年轻的时候拼命加班加点多赚钱顾不上身体,60岁的时候,想延迟退休,可能身体也不允许了。所以,这个办法只是下下之策。

  孩子在养老中发挥威力

  虽然很多现代人已经没有从孩子身上索取回报的意愿,但是不得不承认,养孩子仍然是最有效率的一个养老途径。因为,当你已经老去,存款贬值、劳动力不再,这个时候最宝贵的就是孩子。他们正充满活力,收入丰厚。

  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你把一个孩子养到20岁大约需要100万元。30年后孩子参加工作,如果月收入是1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5730元),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之后20年,孩子每月拿出10%的收入孝敬你。这笔钱折合成你退休时的资金(按银行存款利率4.71计算),相当于你在退休时攒了约310万元。当然,如果孩子每个月能拿出工资的15%,尽孝30年,这笔钱就相当于你在退休时攒了830万元。

  孩子能在养老中发挥的威力足以可见,包括支付雇佣保姆的费用、养老院的费用,或孩子居家亲力亲为照顾老人。

  养老服务人力缺口很大

  如果自己和孩子都不能支持养老,或是丁克家庭、单身人群,那么还有一个渠道就是依赖于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不过,在未来年轻人口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即使国家福利方面十分富有,可能也很难有充足的可以照顾老年人的年轻人群了。

  事实上,我国养老服务目前需要的人手缺口很大。近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2广州社会蓝皮书》显示,广州各类养老院护理员中,有11.5%是广州本地人,有88.5%为非本地户口。外地护理员主要来源省份集中在湖南(占非本地人员的49.7%)、广东其他地区(占19.5%)、广西(占12.7%)。

  为解决养老服务人手匮乏的问题,广东省民盟于今年1月在省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提交的议案中指出,可对积极赡养父母的子女实施鼓励政策,将老年人下岗失业的亲属作为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员,发给基本的生活保障费用,让其通过照顾老年人获得经济收入。

  但有业内人士强调,中国面临的养老问题,除了劳动人口的减少,还有勤劳品质的渐失。温室中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已经不愿意再干苦活、累活,而我们的科技水平又没有能使我们从需要大量人力的低端产业链中解脱出来。未富先懒,如果未来科技上再不能赶超,结出的只会是一个苦果。
(来源:老人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