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成了桃姐更需精神养老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2-28

  相信看过电影《桃姐》的观众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老人院中桃姐和那些老年人浑浊孤寂的眼神,正在告诉人们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以及如何预防老年人精神方面的疾病问题,正摆在政府及相关机构面前。

  世界卫生组织把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老龄化与健康:健康有益长寿”。杭州市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谢健建议,对老人要注重“精神赡养”,以提高他们的健康品质和生活质量。

  从事精神医学专业27年的谢健告诉记者,人到老年,不仅生理机能出现衰退,而且不断的“丧失”过程,让心理承受能力也存在很大程度的下降。“老年人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患上失眠病、多动症、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癔病等精神疾病。”

  谢健的病房里住着一位刘大爷,几年前外孙上学后,他开始对什么事情都失去了兴趣,总是闷闷不乐。刘大爷开始时还躺在床上看点杂志,后来干脆什么活也不干了,而且还越来越不愿意见人,跟朋友、亲戚的走动也都断了……儿女觉着不对劲儿,可总认为是情绪的问题,就一直没当回事,也很少去父亲家中探望。结果刘大爷因抑郁症住院了。

  所以,谢健的建议是:精神赡养与物质赡养需双管齐下。不管父母是不是开朗的人,做子女的,都需要加强对老人的精神关爱。平时应该多和父母沟通,从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不要以为给父母提供了晚年的物质条件,就算完成任务了,还要在精神上“赡养”老人,更不要以工作忙为由,冷落父母。

  2011年,国务院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未来五年将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识,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让老年性痴呆、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率达到40%。
(来源:钱江晚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