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文化生活是当务之急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2-28

  河南大学生调查农村老人孤单现状——养老服务文化生活是当务之急

  没有人可以交流聊天,缺少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农村老人孤单寂寞的现状触动了大学生们,他们为此开展了一项调查,呼吁社会给老人多一点精神慰藉。

  一种让人心酸的现状

  “至今想起来心里还不是滋味,村里的老人挺可怜的。”12月6日,在河南农业大学的一个学生宿舍,王昊同学告诉记者。

  从去年9月份起,河南农大园艺学院的王昊等15名同学来到民权县龙塘镇进行了223天的实习,他们和当地农民生活在一起,全方位了解到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王昊说,73岁的闫玉珠老人,一个人生活,住所是一间厨灶和床相距仅3米的20平方米的小屋。老人的子女都出去打工了,平时没人说话,心中有苦闷也无从发泄或者向人倾诉。老人平时还要种自己的3亩地,干农活也是老人打发时间的方式。

  李彭丽同学印象最深的是刘玉英老两口。他们和儿子一家在一个院子住,但已分家三年,儿子不在家。他们生活比较困难,大学生们经常到老人家里劈柴打水。“记得那天老人和我们聊了一下午,絮絮叨叨什么都问什么都说,可以看出老人十分渴望热闹,渴望与人交流,走的时候老人拉着我们的手恋恋不舍,我们真的不忍心离开……”李彭丽说。

  一项发人深思的调查

  大学生们还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他们走遍了龙塘镇的各个村庄,向老人发放调查问卷100多份。调查显示,有42.2%的老人与配偶一起生活,与子女一起住的占22.1%,与留守在家里的孙儿同住的占12.6%,一个人住的占20%。

  与子女交流的情况是,每周与子女没有交流的占50.1%,主要原因是这些老人的子女们都在外地打工不在家。每周交流1~2次的占28.4%,3~4次的占9.5%,天天都有交流的仅占12%。

  精神娱乐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村里很少组织老年人进行娱乐活动,所以平时闲暇时有62.1%的老人无所事事,36.8%的老人与其他老人聊天,进行娱乐活动的仅占1%。

  “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匮乏,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多数只能通过聊天、看电视、赶集等方式打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空巢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更为严重。”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

  谁来驱散老人的孤独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农村老人缺乏交流、生活单调的生活状态有一定的普遍性。“出门一把锁,回家一盏灯”,有人这样形象地描述农村老人生活的孤独。

  “和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偏低,精神生活不够充实,缺乏娱乐活动。”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副教授韩文甫说。

  韩文甫说,农村老人要想享受天伦之乐,首先要有经济保障。目前农村特别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给老人提供生活费也十分有限,一些年迈的老人还不得不耕种土地或在家中照顾留守儿童,生活负担较重。“全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非常重要。”他希望农村养老保险尽快覆盖所有农民。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丰富农村公共文化生活成为当务之急。韩文甫说,政府应该加大投入,让农村老人可以像城市老人一样居家养老或者去养老院,增加文化娱乐设施,多组织适合老人的文化活动。

  在农村长大的郑州市民张先生特别提出,农村敬老爱老的意识需要加强。“儿女无论打工的地方再远,也要经常给老人打个电话,多回家看看老人,尽份孝心,这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
(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