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数字化城市下的老龄应对和适配方案——以新加坡为例
作者:   来源: 盘古智库  2022-07-29

  目前,在全球建设智慧城市计划之中,新加坡、丹麦、日本等多个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国家均做出了适老化的要求和安排。其中,新加坡在关于数字化城市、智慧化城市下的老龄应对方案和适配方案方面,相对而言做得更好。其对于老龄应对和适配方案的实践,也引起诸多国家关注与重视。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和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办的“面向包容性城市的数字化创新探索”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文章来源于“老龄与未来”微信公众号。

  目前,在全球建设智慧城市计划之中,新加坡、丹麦、日本等多个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国家均做出了适老化的要求和安排。其中,新加坡在关于数字化城市、智慧化城市下的老龄应对方案和适配方案方面,相对而言做得更好。其对老龄应对方案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面积小、人口数量少,老龄化率较高。另一方面,体现在应将适老化对象分为轻度老龄化和深度老龄化两类群体的看法。部分新加坡学者们认为,这两类群体,是未来城市将面对的不同状况的老人。因此,新加坡对于老龄应对和适配方案的实践,也引起诸多国家关注与重视。

  老龄应对和适配中的数字化应用。在数字化、智慧化背景下的老龄适配方案中,如何帮助老龄人口度过全社会数字化过渡时期的问题。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整套智慧家居和智慧社会的老年人服务方案,比如要求每个社区统计辖区内居住的老龄人口情况,包括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失智老人以及孤寡老人的分布等信息,并安排社区志愿者和社区联络所服务人员,点对点地对老年人进行专门照护。新加坡是最早实现全民数字身份证的国家,全体国民都拥有个人身份数字系统。每个人都可以仅通过一个APP完成所有动作,包括银行理财、缴纳税、计算养老金、领取养老金,用CPF支付各类养老活动费用,政府各平台的连接,以及管理各类与政府和社会相关的密码系统等。政府将数字身份整合在名为“SingPass”的APP上,民众可通过操作自己的APP完成绝大多数社会化活动。比如用于疫情防控等的各类报告在“SingPass”中均可生成。可以说是利用最简单、最集约的系统,完成了老龄适配工作。

  老龄应对和适配中的科技应用。关于独居老人安全问题,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部分地区都已有相关研究。通过电表、水表,以及在家中安装传感器,来定时监测独居老人在家中的活动情况,以便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或无法按紧急呼救按钮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老龄应对和适配中的社区作用。新加坡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医院、市场等公共场所做了大量适老化工作,比如每个社区均要求严格选举出本社区代表,代表们需要定期与社区内老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并及时向政府反馈信息。

  老龄应对和适配研究中的精细划分。新加坡对于老年人分段、分类的研究,很好地提示了在研究城市老龄行为学的过程中,需要把老龄人口和数字化渐进式发展以及年龄的对位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城市的包容化设计不仅需针对数字化前的老龄人口,也需针对在数字化半路的非数字化原住民。因此,对老龄人口的研究需要精细划分,而不是一刀切地去分析。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