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时代余俊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产业模式
作者:   来源: it资讯网  2022-01-28

  茶余饭后,听小区的父辈们常常凑在一起闲聊,聊得最多的话题是今后的养老问题。

  从他们闲聊中得知,他们大都是六零后,马上就要退休,步入“颐养天年”的行列。他们这一代人的“通史”,基本上是成长在“文革十年”、被“高考”抛弃的一代;赶上“招工”的末班车、是“计划生育”的一代;承受了“改革开放”的阵痛、是“下岗待岗”的一代……

  据国家民政部2018年初公布的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的17.3%。

  推演显示,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迎来老龄人口进一步快速增长阶段,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40年将突破4亿,2050年将达到峰值的4.7亿左右。由此可见,养老,已经发展成为事关你我的、影响国家稳定与发展的社会性大问题。

  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常务秘书长余俊安表示:养老作为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时,具有稳定社会发展,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彰显领导阶级政治统治水平的一个关键方面。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处在发展中、改革中的大国,完善养老制度、改善人民的生活是保证我国有一个稳定的、和谐的发展环境的重要保障。

  余俊安提议在制定养老政策的过程中,逐渐把养老作为一种产业发展,人寿保险、养老基金定投、福利院等养老产业在不断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生活的不断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自己老年时候考虑,选择很多的养老方式,这促进了社会环境的稳定。同时,政府通过人们对养老的重视,鼓励人们多元化的养老保险方式,繁荣了经济的发展,也减轻了国家的负担。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凸显,养老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余俊安提出与国外相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更快、规模更庞大、还伴有未富先老、高龄化、空巢化、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等特征。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必须立足国情,结合实际,学习人家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产业投融资模式。

  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来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兼顾康复,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借助大数据平台,推动智慧养老,应该是未来大健康养老工作的发展方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